1. 天刀手游東越海水釣魚一、通用菜系 1、清炒時蔬:青菜、調料、輔料、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2、菜包子:面粉、青菜、調料、輔料。效果:恢復5000點氣血儲備。 3、肉包子:面粉、五花肉、調料、輔料。效果:恢復6000點氣血。 4、餃子:面粉、青菜、五花肉、調料。效果:恢復8000點氣血儲備。 5、蛋炒飯:大米、雞蛋、調料、輔料。效果:恢復12000點氣血儲備。 6、麻辣小龍蝦:小龍蝦、辣椒、調料、輔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7、清蒸螃蟹:河蟹、調料、輔料、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8、柴胡姜桂湯:柴胡、輔料、調料、香料。效果:暴雪天氣下使用可驅散寒冷。 二、秦川菜系 1、葫蘆雞:雞肉、調料、輔料、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2、蘿卜燒排骨:排骨、蘿卜、調料、輔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3、水煮冰魚:冰魚、辣椒、料酒、調料。效果:短時間內提升1000點耐力上限,并增加對魚傷害100點。 4、牛羊肉泡饃:白餅、羊肉、牛肉、調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5、山藥粥:大米、山藥、淀粉、調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6、雪蓮酥餅:雪蓮花瓣、面粉、料酒、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7、雪蓮甲魚湯:雪蓮花瓣、甲魚、調料、輔料。效果:恢復24000點氣血。 8、奶湯鍋子魚:黃河鯉魚、五花肉、竹筍、調料。效果:恢復30000點氣血。 三、東越菜系 1、海鮮面:面粉、河蝦、調料、輔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2、白雪雞:雞肉、香蕈、糖、淀粉。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3、鯽魚豆腐湯:鯽魚、豆腐、料酒、調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4、荷花血鴨:鴨肉、辣椒、荷花、調料。效果:恢復30000點氣血儲備。 5、清蒸鱸魚:河鱸、料酒、調料、輔料。效果:恢復16000點氣血。 6、香芋扣肉:五花肉、芋艿、料酒、糖。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7、魚羊雙鮮:羊腿肉、鯽魚、調料、輔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8、河豚玉膾:河豚、料酒、調料、輔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四、江南菜系 1、三鮮炒飯:大米、河蝦、雞蛋、調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2、東坡肉: 五花肉、糖、料酒、調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3、清蒸白魚:白魚、料酒、調料、輔料。效果:短時間內提升500點耐力上限,并增加對魚傷害50點。 4、鹽水鴨:鴨肉、調料、輔料、香料。效果:恢復18000點氣血儲備。 5、江南青團:糯米、艾草、調料、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6、雪霞羹:豆腐、荷花、淀粉、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7、松鼠鱖魚:鱖魚、淀粉、糖、輔料。效果:短時間內提升5帶你破傷,3點御傷屬性。 8、醉蟹:河蟹、料酒、調料、輔料。效果:恢復12000點氣血。 9、火腿蒸甲魚:甲魚、瘦肉、調料、輔料。效果:恢復78000點氣血儲備。 10、霸王別姬:甲魚、雞肉、竹筍、香蕈。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11、龍井蝦仁:河蝦、茶葉、調料、輔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12、茶香雞:雞肉、茶葉、調料、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13、蘇氏糕點:面粉、大米、大豆、鮮花。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14、四鰓鱸魚湯:四鰓鱸魚、竹筍、調料、料酒。效果:短時間內提升20點破敵,20點御敵傷害。 五、燕云菜系 1、烤魚:草魚、調料、輔料、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2、烤肉串:五花肉、調料、輔料、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3、燉肉:五花肉、雞肉、調料、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4、干燒鯉魚:鯉魚、辣椒、料酒、調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5、叫花雞:雞肉、荷葉、調料、輔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6、手抓羊肉:羊肉、調料、輔料、香料。效果:恢復42000點氣血儲備。 7、駝峰炙:駝峰、辣椒、調料、料酒。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六、開封菜系 1、汴京烤鴨:鴨肉、蜂蜜、調料、輔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2、紅燒鯽魚:鯽魚、料酒、糖、輔料。效果:恢復9000點氣血。 3、梅花湯餅:面粉、鮮花、糖、蜂蜜。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4、胡辣湯:面粉、羊肉、淀粉、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5、大蔥燒海參:海參、輔料、料酒、調料。效果:短時間內提升8點破傷,4點御傷屬性。 6、紅燒牛肉面:面粉、牛肉、青菜、調料。效果:恢復60000點氣血儲備。 7、水煮肉片:瘦肉、雞蛋、豆瓣醬、青菜。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8、花生糕:花生、糖、特制飴糖、香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9、紅燒黃河鯉:黃河鯉魚、料酒、糖、調料。效果:短時間內提升10點破傷,5點御傷屬性。 七、移花菜系 1、燉魚湯:草魚、鯉魚、調料、輔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2、鯛魚刺身:鯛魚、料酒、調料、輔料。效果:短時間內提升10點破敵,10點御敵屬性。 3、涼拌明玉子:明玉子、料酒、調料、輔料。效果:短時間內提升15點破敵,15點御敵屬性。 4、羊肉煲:羊肉、蘿卜、料酒、調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5、清湯鮑魚:鮑魚、淀粉、料酒、調料。效果:恢復96000點氣血儲備。 6、小炒鮑魚:鮑魚、辣椒、調料、輔料。效果:據說有些江湖俠士頗為喜歡。 7、佛跳墻:鮑魚、海參、五花肉、料酒。 2. 天刀手游東越釣魚地點甲魚最多的地方,分布在除、江南、東越外全淡水水域,只要釣魚等級達到9級,就可全天候垂釣,秦川、開封、巴蜀都是不錯的垂釣地點。 3. 天刀手游海河州釣魚位置1. 商城 每周特惠 購買幫派功勛令,一周可以購買150個,8綁定點券一個。每周一零點刷新。 2. 市集 海河令商店 購買幫派功勛令,7、5折(75個海河幣)的可以購買50個,正常價格(100個海河幣)的可以購買50個。每周一五點刷新。 3. 幫派簽到,一天兩次 初級獎勵可以獲得100幫貢和200海河幣 終極獎勵可以獲得200幫貢和300海河幣 高級獎勵可以獲得200幫貢和500海河幣 4. 幫派捐獻,一天最多捐100000銀兩,一銀兩等于一幫貢。 4. 天涯明月刀東越海水釣魚眾所周知,北京有釣魚臺國賓館,但是在我國,釣魚臺并不僅僅是北京才有的。我國共有十二處釣魚臺,它們曾是歷代名人釣魚的遺跡,多被后人稱為釣魚臺,現在則成了游覽勝地。 北京釣魚臺:在北京阜成門外,傳說金章宗完顏曾在此釣魚。清代乾隆皇帝親書“釣魚臺”三字。 瘦西湖釣魚臺:在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小金山之西,乾隆皇帝巡游揚州時,曾在此釣魚。 溪河釣魚臺:在陜西省寶雞縣溪河畔,傳為姜太公釣魚處,釣魚臺的西部有太公廟等名勝古跡。 南皮釣魚臺:在河北省南皮城西5公里處,相傳姜太公在此釣過魚。在釣魚臺的東北隅,有兩尊唐代石金剛造像。 閩侯釣魚臺:在福建省閩侯縣以南,又名釣龍臺,根據歷史傳說,東越王余善曾在此釣得百龍。 淮陰釣魚臺:在江蘇淮陰縣內,相傳為西漢淮陰侯韓信釣魚之處,臺邊立有韓信釣臺碑莊子釣魚臺:在山東省鄄城境內,傳說莊子曾在此地釣魚,在釣魚臺的一側有“莊子祠”等古跡。 桐廬釣魚臺:在浙江省桐廬縣富春江畔,是東漢嚴子陵垂釣處。釣魚臺邊建有嚴先生祠。 武昌釣魚臺:在湖北省鄂州市西北江濱。據說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曾飲酒觀魚,并在此垂釣。 5. 天刀手游東越哪里可以釣魚勢力任務有緣之寶全道具位置坐標: 1、任務線索:寂寂舊城,煙雨朦朧。飛瀑之上,香火灰中。 任務地點:東越 閩越舊城 道具坐標:(2228,1402) 具體地點:就在閩越舊城高臺邊緣的香火鼎內。 2、任務線索:有緣人,這座城已經廢棄很久了,沒想到還能有人踏足。所謂秘寶,就藏在這座城的深處,熊熊烈火之中。 任務地點:東越 閩越舊城 道具坐標:(2242,1106) 具體地點:沿著廢墟山道往里面走,路盡頭有個火爐,就在火爐里 3、任務線索:雙橋臥波,桑楚之莊。清漪水鑒,秘寶所藏。 任務地點:東越 寧海鎮 道具坐標:(2574,2498) 具體地點:就在桑楚山莊進門后那座拱橋附近 隨后更新線索:若問秘寶何所藏,小亭尖尖水之央。 任務地點:和之前一樣,還在寧海鎮 道具坐標:(2549,2440) 具體地點:拱橋旁邊的涼亭頂上,跳上去就能看到。 4、任務線索:海上多風浪,要是俠士還能看清這上面的字,說明你運氣很好。下個線索就藏在這首詩中——萬象門內藏玄機,九天閣上龍吐珠。 任務地點:東越 萬象門 道具坐標:(2674,1234) 具體地點:就在萬象門里的九天閣房頂,跳上去可以找到。 6. 天涯明月刀手游東越海水釣魚《天涯明月刀手游》江團釣魚位置介紹 1、江團位置: 在東越地圖的東北角附近。 2、釣魚等級: 25級 3、具體位置: 25級之后,前往東越地圖,就在天峰盟總舵右邊,在一個小坡上,可以看到兩個江團魚圈,所以魚王都只會在一線刷新。 4、刷新時段: 13:00-13:30 18:00-18:30 7. 天涯明月刀手游海釣天涯明月刀,釣魚人的考驗就是可以讓你一直釣不到魚 8. 天涯明月刀海水釣魚荊湖,淡水-23級。海河州,海水-24級。移花,海水-24級。 9. 天涯明月刀手游東越海水釣魚地點3級 白魚群 陳塘市集 東越·淡水 4級 東越·海水 6級 秦川·淡水 9級 地點:沉劍池 沉劍池:魚王:冰魚 10級 開封·淡水 11級 巴蜀·淡水 13級 移花·海水 17級 燕云·淡水 21級 徐海·淡水 22級 荊湖·淡水 23級 海河州·海水 28級 俠客島·海水 28級 10. 天涯明月刀東越哪里可以釣魚大廟山的由來: 據說此山原名惠澤山,漢高帝五年,在此山冊封無諸為閩越王。無諸死后又在山上立廟祀之,故名大廟山,一條大廟路就在山之西麓。大廟山,位臺江區上杭路、大廟路和延平路之間,面積約6公頃,山高31米。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因無諸助劉邦滅秦擊楚有功,漢王朝遣使冊封無諸為閩越王,無諸在此筑臺受封,此臺稱為漢閩越王臺。后人為紀念無諸,又在臺旁建閩越王廟,俗稱大廟或無諸廟,此山稱作大廟山。大廟歷經唐大中、宋元禧、明隆慶、清道光年間重修或修建,民國時期毀。 大廟山在臺江西部,今福州市第四中學所在地。山上今福四中校內尚有一塊“全閩第一江山”的大石碑。 釣龍臺 大廟山上古跡有釣龍臺。相傳東越王余善曾在此垂釣,故稱。臺高4丈,周圍36步,臺上可坐百余人。明末,曹學佺詠釣龍臺詩云:“山河原屬越王臺,臺下江流去不回,祗為百龍先一釣,紛紛鱗甲載江來”。臺之西向有釣龍井,直徑1.5米,井深水清,民間傳聞系“龍泉”,可祛病。宋淳化四年(993年),山上置釣龍院,院中有達觀亭,碧光亭。宋蔡襄為達觀亭作詩,詩云“峭峻釣龍臺,飛亭壓其端,曠達四無際,因之名達觀”。宋程之邵為碧光亭作詩,詠曰:“寺壓高臺最上頭,一亭新就得清游”。山上有一石碑,上刻“全閩第一江山”,是摹刻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之筆跡;尚有宋書法家趙汝愚所書“南臺”兩字。明洪武三年(1370年),山上建有風云雷雨山川壇,西隅附祀日本、琉球、渤泥山川之神,春秋仲月上巳日合祭。清咸豐年間,潞河白讓卿觀察使游閩時,借居此山,題一對聯:“卸遠山,吞長江,西南諸蜂林壑尤美;送夕陽,迎素月,風雨之際枕簟生涼”。 清道光年三十年(1850年),鄉民集資修閩越王廟,并在其旁建“臺江第一亭”,亭之右又建“榕陽山館”,挹遠山,瞰大江,堪稱城南勝境。詩人陳雪樵題一聯:“林氣映天,竹陰在地;月明如晝,江流有聲!痹娙藚敲烦家嘧饕宦摚骸按爸辛羞h岫,天際誤歸舟”。 相關事件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林則徐裔孫林炳章等在山上建旨在反對販售鴉片的“去毒社”。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臺江地區詩人于山上建“志社”;民國6年(1917年),又建詩樓。陳寶琛為志社署額。樓前榕樹雙株,老干虬枝,日影不到。詩人蕭夢馥曾書一聯:“雙樹容聽法,白云悠為懷”。詩樓外有一聯:“山林一席供歌嘯,城郭千家入畫圖。”詩樓南面舊墻上鑲嵌著3大塊青石石碑,系由清末詩人陳衍、林蒼、唐瀚波撰文,書法篆刻名家洪亮、蕭夢馥、陳廉撝各寫一碑,載入《福建通志·名勝》卷!¢}越王廟后有“瓜蓮精舍”,閩人于六月辦“瓜蓮會”,以祀越王。此處乃宴息之所,前有小池,旁即釣龍井,花石掩映,頗具幽趣,有一聯曰:“瓜雨蓮蓬池上社,柳煙梅月井邊臺”。 大廟山下龍嶺頂,有新鐫兩副對聯:一是“江潭水碧詩無盡,臺榭花紅意自如”;一是“龍騰巨浪開新局,嶺跨長虹化坦途”。分別嵌入“臺江”、“龍嶺”兩字。這兩聯是當代詩人劉長卿和陳涓音所撰。山巔有一塊石頭,傳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舊時,每逢農歷九月九日,有很多游人來此登高游玩。 1990年,大廟山碑刻及“去毒社”、“志社”舊址尚在,大廟等建筑已無存。 人文歷史 勾踐傳六世時,越國被楚國所滅。越王的后代統領部眾流落到東南沿海一帶,無諸就是當時福建境內的越族首領,他在戰國后期自稱閩越王。 在閩越故地設立閩中郡,由無諸統領故土。無諸以福州為中心,積極發展生產,勢力逐漸強盛。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各地民眾紛紛響應。無諸也在福建舉兵反秦,后隨劉邦伐秦伐楚,素有戰功。因此在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立無諸為閩越王,統領閩中故地,并派使臣從海路沿閩江而上到福州正式冊封。 為了迎接漢使臣,無諸在閩江邊的一座山上建臺,在此正式接受冊封為閩越王,后此山就稱為惠澤山。幾年后無諸去世,相傳就葬在冊封臺后面。后人為了紀念無諸,在冊封臺舊址旁建武烈英護隆閩王廟,也稱漢閩越王廟,俗稱大廟。 擴展資料 名人古跡 唐、五代以后,山麓江邊街市興起,稱潭尾街,宋代書法家米芾手書“全閩第一江山”石碑立于山麓,因此南臺山就有全閩第一江山的美譽。由于人們對閩越王廟的崇拜,南臺山到清代后又改稱為大廟山。 大廟山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登臨游覽懷古之處。元代詩人范德機有詠余善釣龍臺的詩曰:“海角釣龍人杳,云間待雁路迢。若為借得山頭石,每到高秋坐看潮!备嗟脑娛堑桥R釣龍臺懷念無諸,如明初著名詩人王恭《題無諸廟》詩曰:“野廟大江畔,瀟瀟樹色寒。斷碑荒草蔓,畫壁古苔干。龍去春潮在,猿鳴海月殘。英雄那可問,東逝更漫漫!笨上У氖牵}越王廟于1922年因失火被燒毀。 如今,大廟山閩越王遺跡地已成為福州第四中學校址。米芾寫的碑文已遺失,后人陸某補寫了一個碑,現立在福州四中內。尚存的遺跡除“全閩第一江山”石碑外,還有釣龍臺、釣龍井、登高石,而最重要的古跡閩越王廟還未重建。 典故傳說 大廟山歷史悠久,古跡多,傳說也多。它同倉山的煙臺山一樣,之所以未與鼓樓的“三山”一起合稱“五山”,皆因這兩山均在城外。但它的許多美好的傳說卻令后人永難忘卻。 首先,說無諸的后裔東海王余善相信世間有龍的存在,遂突發要在山上釣白龍的奇想。因為當時山的周圍還是一片汪洋,他便在山上建了一座釣龍臺和一口釣龍井,天天坐著垂釣,結果當然是一無所獲(也有人說從白龍江釣得一頭白龍,養在山嶺頂的一口井內。)。這釣龍臺和釣龍井還能找到一些殘跡,有關部門正圖修復,供人游覽。 其次,說古時由天上墜落一顆天星于山上。因為是天星,所以小孩往上一登就會長高。有了這個傳說,福州早年便有了“九月九”上大廟山登高的習俗。到了那一天,大人帶著小孩,從四面八方涌來。自古上大廟山有三條通道,一是從油巷下(今隆平路北端)經龍嶺頂而上;二是從延平路北段,也經龍嶺頂而上;三是從大廟路直接上山。到那一天,這三條路被擠得水泄不通。聰明的小商販抓住機會,在三條路兩旁擺攤賣玩具,如土人囝(泥人)、狀元帽、關刀等。小孩纏著要買這買那,大人只得慷慨解囊。 上山就是登高,爭取爬上天星(也稱登高石)站一會兒,得到心理上的滿足。筆者兒時不知登過多少次,但始終都沒有使身高超過1.7米。即使這樣,如再恢復登高舊俗,帶小孩去登的人一定還會很多很多。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