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此外,也是最重要的新特性在于,Series6XT包含了一系列可以提高整體性能的優化調整。在PowerVR架構的內部,Imagination對內部結構的運作采用了十分嚴謹的細節設計,部分區域的結構可能...
此外,也是最重要的新特性在于,Series6XT包含了一系列可以提高整體性能的優化調整。在PowerVR架構的內部,Imagination對內部結構的運作采用了十分嚴謹的細節設計,部分區域的結構可能沒有大的改變,而不少區域已經采用嚴格的限制處理。可以推斷的是,蘋果表示新設備將提高50%的性能,相信這一提升將主要歸功于全新Series6XT核心性能比最新的業界標準性能提升50%。不過,實際的應用體驗和理論上的說辭總會存在一些偏差,這一點留待后續再做驗證。 對于Series6XT,Imagination已經對USCs結構本身進行了部分改進。 Series6XT 仍然使用 16 腳寬的SIMD設計,但在他們已經在每一個管道上添加了另一組介質/半精度(FP16)算術邏輯處理單元(ALU)以此來改善 FP16 性能。現在,Series6XT 全新的4X2(8)FP16 ALU已經取代了2x3(6)。 盡管關注FP16比較有趣,但 iOS 似乎選錯了對象。這些半精度浮點運算操作相對更昂貴的 FP32 ALU 能夠節省帶寬和功率,但代價卻是其同時處理的數字卻無法達到非常精確,因此這些設計必須經過精心計劃。在實踐中你會發現是,雖然 FP16 操作確實看起來有用,但絕不是 GPU 操作采用的主要的浮點類型,所以盡管 FP16 增加帶來了 33% 的性能改善,但它是指 GPU 的性能在被限制的情況下達到的提升。 不可否認的是,蘋果在 A8 中采用 4 核 PowerVR 設計的做法的確令人有些吃驚,尤其是蘋果供應商臺積電在對 20nm 制程工藝進行改進之后,6 核應該更適合 A8 設計。但根據蘋果以往的產品升級策略,兩個核心更多反映的是蘋果是否需要添加,還是他們不想要一步到位的完成升級。 從 A7 的 G6430 開始,盡管蘋果仍然只堅持使用四個 GPU 核心,但產品的性能一直獲得不斷的改善和提升。歸因于 Series6XT 架構以及時鐘速度提升相結合,A8 在 GPU 性能上獲得了更多的發揮空間。iPhone 6 屏幕的增大以及增加的分辨率都要求更高的性能支持。同時,G6430 顯然也推動了iPad Air更大 2048×1536 像素的屏幕支持。 Series6XT 這些性能的改善當然也是需要付出成本代價的,這些成本反映在了每一個固定尺寸的 GPU 組合上。在 28nm 的 A7 之上,G6430 所占的面積為 22.1 平方毫米,而GX6450所占的面積則為 19.1 平方毫米。雖然 GX6450 擁有更小的整體,但它遠不及大約 11.1 平方毫米面積的 G6430 所占據的更為窄小的空間。除了有限的面積占比之外,GX6450的附加功能和附加性能都要求更多的晶體管,除非蘋果最終決定在更加微小的 GPU 添加更多的核心。換句話說,從 G6430 到 GX6450 的產品升級,蘋果已經實現了更多性能(但消耗太多的的模腔)的提升,而不單單是考慮從核心數的增加來看待提升。 整體而言,選擇 GX6450 作為 GPU 模塊的升級重點似乎是新iPhone的不錯選擇,這顯然是對 A7 時代的 G6430 更明顯也更優秀的升級。在邁向Imagination 公司 6 核 PowerVR 設計的更高門檻之前,GX6450 為 GPU 升級帶來了更加全面的提升,它令 A8 在圖形處理能力上對性能和功率的把握達到了更優異的平衡。在另一方面,這意味著 A8 并不打算通過 GPU 性能來與設計有最快 SoC 的平板設備進行競爭,這代表iPad需要強制性的更新還有待觀察。 CPU/GPU/NAND性能 CPU 性能 在我們對 A8 芯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后,現在我們可以來談談性能。盡管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了性能的內容,但在這里還是很有必要進行再一次的討論。我們使用基于 CPU 的測試套件程序大多數是基于瀏覽器的跑分標準。 在大多數情況下,盡管主頻較低(1.38GHz)和相比其它有競爭力的 SoC 在核心數量上較少,但 A8 的表現依然出色。看起來這主要是建立在 A7 的 Cyclone 架構的領先水平的基礎上。至于其它的 SoC 生產商是否能夠在某個時候迎頭趕上還有待觀察,至少在現在,蘋果在 CPU 方面的性能是領先蠻多的。
上一頁 1 2 34 5 6 7 8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