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Server 2003是微軟于2003年3月28日發布的基于Windows XP/NT5.1開發的服務器操作系統,并在同年4月底上市。相對于Windows 2000 Server做了很多改進。Windows Server 2003有多種版本,每種都適合不同的商業需求。 看到這一陌生的名稱,估計有很多朋友會問什么叫“默認共享”呢?原來,這些文件夾與我們自己手工建立的共享文件夾之間有著一個本質的區別,在它們的共享名稱最后都會有一個“$”符號,作用就是能夠在網上鄰居中隱藏自己。這樣,除非我們預先知道這些默認共享的共享名,否則,按照常規方法是根本無法直接進入到這些文件夾的。起初這項功能主要是微軟為了方便系統管理員的日常工作而設計的,并且在默認情況下它們就是開啟的狀態,但由于Windows的漏洞層出不窮,那加上這些預設的文件夾名稱早已被大家所熟知,因此,這些原本是微軟一番好意而設置的功能在使用時卻成了一個巨大的安全陷井,嚴重地威脅著系統和服務器的運行安全,對于此類“雞肋”功能我們自然就要“關他沒商量”。今天,筆者就將幾種最常見的清除Windows默認共享的方法列示出來,以供大家參考使用。 如何查看默認共享 默認共享雖然在網上鄰居里是隱藏顯示的,但對于系統管理員們來說,察看起來卻是小菜一碟。他們最常用的就是下面的兩種方法 方法一:圖形界面方式 優點:上手容易,直觀性強,進行相關管理操作時非常方便,適合初級管理員使用 雙擊打開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執行“計算機管理”圖標,在打開的窗口中展開“共享文件夾→共享”,即可在右側區域中看到當前系統的所有共享文件夾 方法二:命令行方式 優點:方便快捷,功能較GUI方式更強,適合高級管理員使用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執行命令“net share”,此時系統將會將本機上所有的共享文件夾顯示出來(帶$字符的即是隱藏共享) 【小提示】 從圖中大家可以看到,默認的Windows共享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ADMIN$”共享,它所指向的就是當前的系統工作目錄(WINNT目錄)。第二類是類似于“C$、D$、E$……”的共享,它指向的其實就是本機上每個磁盤分區的根目錄。而最后一類則是“IPC$”,它就是我們常說的“共享命名管道”,而著名的空連接漏洞也正是利用了這個IPC$ 【小提示】 在任 共享清除方案一:手動清除法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方案優勢:方便快捷,無須特別的技術 負 作 用: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每次重啟計算機后默認共享還會自動出現,必須重新清除 適用環境:該方案適合于長期不關機的服務器系統 GUI模式 1. 雙擊控制面板中的“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圖標 2. 展開“計算機管理”窗口中的“系統工具→共享文件夾→共享” 3. 右擊默認的共享文件夾,執行菜單中的“停止共享”命令,再點擊彈出的窗口中“確定”按鈕即可 命令行模式 (本例以清除默認共享ADMIN$為例) 1. 點擊“開始”菜單→ “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打開命令提示行窗口 2. 執行“net share admin$ /delete”后回車 3. 系統出現已刪除提示后即可 何Windows窗口中執行“\\計算機名\默認共享名”命令(例:\\server\admin$)即可進入該共享文件夾所指定的目錄中 共享清除方案二:批處理清除法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方案優勢:杜絕方案一重啟計算機后共享自動出現的問題,適合于各類環境 負 作 用:需要編制DOS批處理程序,要求管理員有簡單的DOS編程能力 適用環境:該方案適合普通電腦系統及服務器系統 1. 打開記事本程序 2. 在其中輸入下列命令 Net share admin$ /delete Net share ipc$ /delete Net share c$ /delete Net share d$ /delete 3. 點擊“文件”菜單→“另存為”命令,將當前文件以“share.bat”為文件名保存在“桌面”上(保存在桌面上的目的是為了方便下面操作,您也可以以其他文件名保存在其他位置)
4. 將桌面上“share.bat”文件拖動到“開始”菜單→“程序→啟動”項中即可 Windows Server 2003系列沿用了Windows 2000 Server的先進技術并且使之更易于部署、管理和使用。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