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電子游戲雖然同屬文化產業這個大陣營,但在國內的待遇卻是大相徑庭。“玩物喪志”這個成語已經深入許多國人的骨髓深處。 電子游戲產業在國內似乎總是游走于主流文化的邊緣,諸如“亞文化”這種稱謂還算是客氣的,“電子鴉片”這頂大帽子不也是照樣被某些“專家學者”毫不猶豫地撿起來就扣上。青少年沉迷電子游戲的負面新聞不時見諸媒體。
當臟水一盆盆潑向整個游戲產業的時候,那些對潑水節情有獨鐘的人似乎忘記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句《三字經》中的至理名言。 以上這番話并不是筆者想要發泄不滿,只是作為熱愛電子游戲并充分享受游戲樂趣的普通玩家,通過某些輿論導向都能感受到電子游戲在國內生存與發展的艱難,更遑論那些感同身受的業內人士了。 但是電影與游戲事實上并非如同井水河水般涇渭分明,有許多經典大片是由游戲改編而成(例如大名鼎鼎的勞拉姐姐),而一部取得票房成功的經典電影往往也會進軍游戲圈(聽到光劍揮舞的滋滋破空聲了嗎)。
既然本文用到了同為文化產業的電影業作為參照,那么就不得不提一下最近電影界的兩條重磅新聞——李導再次折桂小金人自然讓人歡欣鼓舞,不過另外一條新聞顯然更能激勵國內的電影人。 ——今年的頭兩個月作為電影淡季,國內電影票房已經超過了37億,觀影人數也超過了一億人次,相比去年同比增長約三成。 要知道,雖然國內電影票房近幾年一直不錯,但是一半左右的利潤都被進口大片攫取而去,國產電影雖然屢有佳作問世,整體票房也基本壓過進口電影(2012年除外,進口電影票房占據總票房的52%),但是具體到單個影片上,形勢還是西風壓倒東風。 但是在這次的統計中,排名票房前十的電影,不但前三名都為國產佳作,排名第一的《西游降魔篇》的票房更是創造了歷史,當去年年末的《太囧》創造票房紀錄的時候,誰能想到這個紀錄會這么快就被同樣的國產影片打破。
就算這個時間段不是進口影片的上映高峰,就算我們整體上仍然還和人家有差距,就算不少人吐槽各種機制諸如保護機制,但是最起碼這組票房數據也足夠說明問題了,聯想到最近幾年國產片日新月異的表現,很明顯國產電影已經開始逐漸步入佳境,整體進入了正確發展的快車道。 一味的抱怨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正視差距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正途,國產電影在這方面無疑做得非常不錯。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