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大家應該不怎么陌生吧!現(xiàn)在電腦已經普及到大多數(shù)人的家庭之中了,電腦的用途非常地廣,不同年齡段、不同行業(yè)的人對電腦的用處不同。但是對于很多的年輕人來說電腦最大的用途就是玩游戲了。電腦游戲大家肯定玩過吧!它可以使人上癮。 1.方向鍵:速度▲,卡位半徑▼。這個比起09兩個項目都削弱太多已經很好了。
2.方向鍵+R1:速度▼,卡位半徑▼。這是少有的與09相比同時削弱的。
3.R1+X:速度▼,搶球半徑▲。這個變慢了,沒以前好用。有時候就算搶到球,但因慣性太大容易失重心,對方一強移一伸腳又搶回去了。
4.X:速度▲,搶球半徑▲。這個在對方R1帶球想變向的時候用得較多,強烈推薦!
5.R2+X:速度▲,搶球半徑▼。這個在對方趟球趟大了后先用方向鍵+R1調整好重心再用就OK了。
6.R1+R2:強移速度▲,卡位半徑▼。這與進攻時一樣,作用削弱同時慣性的加大對微操要求很高,舉個分解動作的例子:防角球是先看對方的大概出球線路→短按R1+X調整重心→ 確定球落在前點→R1+R2繞前防守(這個時候最重要,要盯著已方球員卡位效果如何,一看到其與進攻隊員差不多并排的時馬上停用,差不多是指85%→95%左右。要記住方向健不要松,因對方的對抗很頑強) →方向鍵+R2頂位→解圍。
7.R2:速度▲,卡位半徑▲。這個動作可以說是本作的一個精髓中的精髓,不只是防守,進攻的時候也是,一場賽事幾乎有80%左右的時間都KAO它了。這么說吧,2010中用不好這個鍵,就相當于下象棋讓對手一個車了!所以大家一起來研究研究,呵呵。
8.鏟球:速度▲,鏟球半徑▼。在前作中頻繁地在中場鏟對方的短傳的現(xiàn)象會少很多。身體素質比對手弱,那就從一側貼住給他一腳,效果最好。
9.門將:反應▲,意識▲,防守半徑↗。這個是大家爭議得最多的,我就不發(fā)表謬論了。 最后說說比較少人提到的裁判:我又有點覺得回到PS2的WE10了。不論是對已方或是對方有利,基本上有很多中場的激烈拼搶中的明顯犯規(guī)都不吹,是比較雷人的地方。大概K社覺得過多的哨子聲會影響流暢性,不想讓他成為場上的主角吧。看看正式版有無改進了。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水平尚可的、依然有BUG、但是總算是乘世界杯東風、用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就像是與2008和2009沒有任何關系,主料是 (WE8+WE10的帶球動作)+WE9的傳接節(jié)奏,再加上新引擎這個5味雜陳的調味料。構成一道讓人食指大動的美餐……
以下補充幾點: 1.360帶球,這個是勁敵“飛發(fā)”的點子,用了搖桿試過,比十字鍵靈活但只有16向....況且筆者的手指大,不習慣,用十字鍵算了。當然,如果是手指纖細的MM來玩就很適合,呵呵無敵YY中...... 2.接X傳球時先用方向鍵迎球,在接到球的一剎那按R2再作變向,可避免直接按方向的大慣性。 3.對于遭到無數(shù)人唾罵的地面直塞,我有個球友一玩就說:這TMD別叫直塞球了,叫醫(yī)院波吧(笑)。筆者的看法是要看情況提前用強移去接 球,因接應的隊員與2009一樣是前插意識低,喜歡優(yōu)雅地等球的。還是舉個例子比較直觀:已方在中場連續(xù)用X來一腳傳球組織進攻→呼叫 無球隊員用ONE TWO→拉出空檔→三角直塞+R2(大家玩兒時間長就會知道,通過不斷的不停球倒腳后最后一傳是直塞的話球是會彈得高同時 又運行得慢的,加上R2后能有所改善)→發(fā)現(xiàn)對方迅速補位→短按R1+R2配合方向鍵回接來球(為何要短按,頂樓有詳細解釋)→成功拿 球。需要提個醒的是:整過程要看著雷達,看著已方的跑位和對手的補位如何,因為直塞已經運行超過一半的路徑再用強移就沒用了,系 統(tǒng)會自作主張地判斷你是要正常接球,所以在傳切配合時要提前預判,保持良好的大局觀,合理運用強移才行。 4.在打對方反擊時,已方只有一人在前場帶球,對方有4名后衛(wèi),按理說要有其中1名邊衛(wèi)出來攔截才是,可是那4個NC卻是很有規(guī)律地和我 保持距離,我CAO!!!當我是禽流感的病人嗎???這時只是遠遠看見對方的中場OR后腰一邊打醬油一邊慢慢悠悠地和我準備來個親密的接觸....囧 更多相關內容請訪問: 玩游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大家放松放松,但是我建議大家不要把過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當中,因為這樣的話大家很有可能上癮,這樣不利于大家的工作或者是學習。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